“我常常在思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人生的价值,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我该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为鲜艳的党旗增光添彩?来到青海省同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后,我渐渐地明白了”。作为安徽铜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该所党支部书记的张勇律师,积极响应司法部和安徽省司法厅的号召,2021年7月毅然奔赴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参加司法部“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
来到服务地后,张勇律师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截止今年3月,他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3件,其中民事案件36件、刑事案件25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件、刑事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牧区、女性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各类普法宣传、讲座26场次,制作各类宣传讲座课件20多份,受众累计4000多人次。根据法援中心安排,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值班工作,接待来访群众的法律咨询并进行解答,除疫情影响之外,平均每月咨询群众40—50人次。
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和开展普法宣传讲座的过程中,他积极走访当事人家庭、了解当事人状况,对法律援助的作用和意义也有了越来越深的体会。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很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就得不到切实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人的使命也难以践行。
2021年10月20日,张勇律师接到同仁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一起交通事故法律援助案件。经了解,一辆轻型多用途货车沿公路行驶时与横过道路的行人夏某相撞,造成夏某受伤。他当即与申请人夏某及其丈夫进行沟通和了解到他们的基本诉求。夏某家庭十分困难,仅要求将花费的医药费报销并获得少部分赔偿即可,以此缓解家庭因支付医药等相关费用造成的拮据加重。
张勇律师在案件办理中发现夏某为了少花钱,出院后并没有定期复查,同时病案病例资料较不规范,对其受伤的三期(护理期、误工期、营养期)无法准确判定,后续治疗费的金额无法认定。经初步判定,结合夏某的受伤情况,张勇律师认为很有可能构成了伤残。所以,对于其受伤形成、伤残等级和三期及后续治疗费需要委托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是由于夏某无法负担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费用。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张勇律师查阅相关法律规范,寻求适合当事人的救济方法。经与夏某商量后决定先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再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苦心人,天不负。诉讼过程中,夏某申请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此时一边是鉴定机构在催促缴费、另一边法院多次通知要求缴费并告知如拒绝缴费造成鉴定不能的法律后果将由夏某承担时,这时的张律师比当事人还有着急,苦思冥想之下,他突然想到了《民事诉讼法》当中的先予执行制度,夏某的情况完全可以适用先予执行制度,在他的积极办理下,夏某通过先予执行制度拿到了5000元用于司法鉴定,而最后的结果也是令人欣喜,拿到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经法院调解,夏某得到了比预期结果要高的赔偿金额。张勇律师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他投身法律援助行业的初衷,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走访当事人,了解案件事实和基本诉求,寻求适合当事人的救济办法,灵活运用诉讼技巧和策略,为当事人争取更多的赔偿与救助。”张勇律师在谈到这个案件时如是说道。据悉,这也是同仁市法援中心案件办理中第一次使用《民事诉讼法》中的先予执行制度,同仁市法援中心的法律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张律师在本案中使用的法律技巧为他们今后办案提供了新的办案思路和方式。
今年2月,受援助人马某因和他人非法猎捕马麝被同仁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了公诉,涉案野生动物马麝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同仁市人民检察院对本案依法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当事人赔偿生态资源损失费9万元。
该案是同仁市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张勇律师在接到案件指派后,及时会见了被告人马某,了解案件事实,马某对其犯罪行为予以认可,但希望能够从轻处罚,并提出暂时没有履行附带民事赔偿的能力,希望能够延长赔偿期。在综合案件的事实后,张勇律师积极提出辩护意见,尽可能为当事人马某争取更多的利益。庭审过程中,法院采纳了他的部分意见,对马某依法减轻了处罚。
“通过这起案件的辩护,我深刻认识到了青海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青海省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实行全方位、全链条监管,对相关违法行为在现行法律法规基础上从重处罚,为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勇律师在这个案件办理结束后谈到,“下一步,我将努力学习青海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普法讲座和法治宣传活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宣讲进乡村、进学校、进寺庙、进单位等,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向他们讲解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和非法捕猎、盗猎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后果。为加快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挥自己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的一份微薄之力。”
一边是结婚五年的妻子和出生不足七个月的儿子以及正处在上升期的事业,一边是“大美青海”亟需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尽管再不舍温馨的家庭,张勇律师还是踏上了前往高原的路途,义无反顾的投身于法律援助志愿工作中,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截止2020年,拥有300名律师的铜陵市尚无一人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率先出征,他是安徽铜陵市飞向青藏高原的“领头雁”!
看到许多省份的律师来到青海律师人才短缺的民族地区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活动。张勇律师深受鼓舞和号召,他表示将见贤思齐,一如既往坚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继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会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律师新形象,推动“1+1”志愿者行动更好的为受援地广大群众排忧解难。
正是一大批像张勇律师这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尽心尽责的律师们,他们来到青海的艰苦贫困地区,放弃优越的生活,积极投身于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列,提升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增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推进当地法治建设、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青海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